“模擬星空的穹頂、可移動環形桌椅、多功能組合黑板、電子白板、立體模型地圖、以及最炫的數字星球系統,地理課就如同在觀看一部科幻電影。”一位與會教師在看到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的基本陳設之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4月23日,由教育部重點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促進基礎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研究”總課題組主辦的“全國中學地理實驗教學研討會”在山東煙臺正式拉開帷幕。
“同學們,我很喜歡下五子棋,你們看一看這局棋我怎么下才能贏?”
在研討會的地理優質課觀摩階段,山東省萊州市沙河中學苑祥瑞老師在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用五子棋圖譜為學生講解經緯線知識,而操控課件播放以及數字星球系統演示的工具,只是他手中的一部手機。
與大家印象中的地理課不同,這堂課不是由老師在黑板前干巴巴的講述理論,而是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己發現、解決問題,教學中運用的數字星球系統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經緯線定位,同時老師啟發大家聯想GPS導航、蘋果智能手機等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學到的知識點。
“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的應用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了更加直觀的理解認識,曾經印在書本上的刻板的知識理論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參加觀摩的與會嘉賓表示,有聲有色的數字教材和系統實景呈現,證明了新一代教育裝備的應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必然趨勢。
“當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孩子利用學校配置的人機交互裝備,可以實現書寫、批注、繪畫、多媒體娛樂以及計算機操作,精彩的互動課堂,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現在人們都很關注智慧教育,在給孩子選擇學校時,很注意學校的現代化教育裝備建設以及應用情況。”
山東省特級教師李啟娣在評價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的應用時也頗有感慨,“教育裝備的創新改變了教學方式,讓老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上的接龍問答環節讓全部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不僅激發興趣、還能緩解疲勞感。高科技的教育裝備不再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而是其內在組成部分。”
一位來自煙臺的地理教師向記者著重介紹了他們學校配備的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以及地理實驗交互套裝等,均由教育設備提供商中教啟星開發。“我認為這套地理教學裝備的應用度很高,對學生掌握理解知識點很有幫助。”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都發生了變化,這就意味著提供豐富和智能的學習工具,開發學生潛力和提高學習效果勢在必行。”
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理科研究室主任劉強表示,應用新技術重塑學校與課堂,未來教室應該是數字化、集成化、智能化、人性化、生態化。
研發上述“科幻電影”般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的中教啟星市場總監張石鋼認為,教育裝備的未來還有很多空間值得探索。“2012年我國財政教育支出2.2萬億,占GDP首次超過4%,未來還將向7%的世界平均水平看齊。這對教育行業,尤其是教育裝備業來說,市場潛力非常大。”
教學效果明顯,市場潛力巨大,隨互聯網發展迅猛而生的新一代教育裝備,正在刷新著人們頭腦中對電視、投影等傳統電教設備的認識。教育裝備的技術革新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高度重視。
據悉,近日在河北等地還將舉辦“微課與翻轉課堂沙龍暨優秀微課資源公益研討會”,而第6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也將于本月25日至27日在山東臨沂隆重舉辦。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說:“這個時代最不該被辜負的,是科技的進步。”人才的培養和提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源泉,科技的進步使得教育裝備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與認可度越來越高。面對未來的市場,教育裝備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社會責任或許比潛在的巨大經濟效益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