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實招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http://www.progcable.com2019年01月03日 09:43教育裝備網
核心提示: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一直以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政策精神,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部署要求,培養與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創新培養優質師資
2018年教師節當天,上海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立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專業素質能力、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提高教師地位待遇等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上海選優配強教師黨支部書記,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在教師選拔培養方面,上海鼓勵高水平大學師范專業實行提前批次錄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選拔方式。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定向培養,完善優秀高校畢業生從教獎勵制度,吸引優秀生源報考師范類專業,培養輸送高水平師資。
上海構建職業教育教師能力標準,突出專業能力和行業實踐經歷。鼓勵職業院校設立大師工作室,聘請行業能工巧匠、管理精英等擔任特聘教授或導師。對于高校教師,上海全面深化實施市屬高校新教師崗前培訓制度,高起點引領新教師入職。把教授、副教授為本、專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使教師坐班答疑和自習輔導成為常態。
黑龍江在教師隊伍建設上提出了4個方面、20項改革任務,將以思想政治建設為統領,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以振興教師教育為根本,實施“教師質量提升工程”;以深化綜合改革為突破,理順教師管理體制機制;以提高教師待遇為抓手,全面提升教師社會地位。
云南提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弘揚高尚師德,傳承優良師風,全心全意做學生的引路人。到2020年,實現中小學黨的基層組織“應建盡建”,黨支部書記分級培訓全覆蓋,黨支部達標創建全覆蓋。
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從教
河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重點提出要不斷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并將之作為全省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著力點。
根據方案,河北將進一步突顯教師職業的公共屬性,落實各項激勵措施,營造尊師重教氛圍,提升中小學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從教。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不斷提高教師生活待遇。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班主任津貼標準不低于當地教師月平均績效工資收入水平的25%。實行校長職級制的地方,實施相應的校長收入分配辦法。采取切實舉措,幫助鄉村青年教師解決實際困難,鞏固鄉村青年教師隊伍。
近年來,廣西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設崗數和報名人數增幅較大。廣西將大力補充鄉村學校教師,開展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計劃。2014年起,廣西將補助范圍擴大到自治區111個縣(市、區)所有教學點教師,且補助標準逐年提高。在鄉鎮及以下學校工作的教師每月可以得到300元的工作補貼。
黑龍江提出,對長期扎根農村為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基層一線累計從教滿30年的教師,可破格申報認定“基層”高級教師職稱。為著力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把中小學教師按學校隸屬關系納入各級精神文明獎、綜合治理獎、績效目標考核獎等一次性獎勵發放范圍,與公務員同等標準,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優化教師隊伍管理,推動教師教育發展
云南提出,落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核準和統籌使用報備制度。在現有編制總量內,加大省級統籌力度,盤活存量、優化結構,通過跨地區、跨層級、跨行業、跨部門、跨學段動態調劑事業編制,向中小學教師隊伍和缺口較大地區傾斜。各地區根據核定的教師編制數,及時招聘,補充教師,嚴禁擠占、挪用、截留中小學教師編制,嚴禁長期空編、有編不補。完善中小學教師招聘辦法,確保“人崗相適”。
在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方面,黑龍江提出推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縣域“中小學教師編制臨時周轉專戶”,堅持省級統籌、市域調劑、以縣為主、動態調整,對村小和教學點,按照班師比和生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編制,按照高考改革和走班教學需要增加普通高中教師配備等政策。
為推動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全面提升教師素質能力,河北將通過省內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布局結構調整,推進教師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師范院校擴大特殊教育專業招生規模,加大特殊教育領域教育碩士培養力度等具體舉措,實施教師培養層次提升工程。
河北提出,2020年停止中等學歷層次學前教育專業招生,逐步引導高職院校將師范類非學前教育專業轉為學前教育專業。調整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結構,2020年停止小學全科教師專科層次招生,啟動高中起點小學全科教師本科層次培養工作。
(統稿:記者 余闖 采寫:記者 董少校 曹曦 李配亮 周洪松 周仕敏 蔣夫爾 通訊員 郭子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