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2omw"></ul>
    <strike id="w2omw"></strike>
  • <strike id="w2omw"><input id="w2omw"></input></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progcabl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希沃名師杯|顧小清:如何培養師范生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思維

    http://www.progcable.com2019年01月10日 16:21教育裝備網

      師范生需要在入職前儲備什么能力?師范生應用信息技術工具存在哪些問題?師范生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能力該如何提升?

      在12月9日的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探究研討會暨“希沃名師杯”全國互動教學創新大賽頒獎典禮上,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顧小清聚焦師范生培養,為我們一一解答這些疑惑。

      顧教授表示,今年的“希沃名師杯”比賽十分有意義。作為培養未來教師的師范大學,也是極力的推薦的學生參加這樣的活動。通過此次比賽,其對師范生信息技術和學科的融合培養的問題也有了一些反思。

      以下為顧小清教授發言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如何培養師范生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思維

      顧小清

      一

      首先,第一個問題,作為未來的教師,師范生在入職之前需要儲備什么能力呢?所謂的教師教學能力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呢?

      在我們對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思考當中,實際上也包括了對師范生入職之前所需能力的思考。除了我們具體的所教的學科以及所教學科相關的教學能力之外,也需要具備用好用妙信息技術的能力。

      概括的來說可以用這個圖,該能力由課程所涉內容,培養教學的目標、教學的過程以及教學的評價組成。在信息技術整合與學科教學推進的過程當中,我們還必須要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內容的準備,去支持在我們現在的環境當中去開展教學的過程,以及對學生的進行過程性以及結構性的評價。

      也就是說,在我們為未來的教師做入職前準備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把信息技術的整合和學科課程融合能力作為我們培養學生重要的考量。

      最近國家相關的政策文件對我們國家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有過一系列相關的規定,比如說包括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當中都提到了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

      2004年有相關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與建設的規定,到了2013年又有新的有關于新技術應用能力相關的政策(《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我們圍繞這個政策,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開展了標準的研制、課程的設計。

      在全國范圍,從點到面展開有關培訓,我們在評估培訓過程當中信息技術應用、相關學習共同體的建設等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這里面提到的提升教師應用能力等等。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師范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也被單獨地抽取出來作為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師范生和我們教師還有差異,所以對師范生的能力培養也會有一些不同的做法,有哪些不同呢?

      我們知道師范生有著雙重角色,一方面是學生,同時又是未來的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應用信息技術過程當中,信息技術這個角色一方面我們是自身的學習工具,另一方面還需要跳出自身學生視角,以教師的角度看待這樣的工具,這可能對我們師范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特別是在教學當中應用技術的能力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所以在培養我們師范生技術應用能力的時候,要考慮到我們的發展起點,這個邏輯起點,跟在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養是有差異的。我這里面列舉了一些差異,中小學教師和師范生當中的問題情景有比較大的差異,面對的學生、教學設計、教學實踐、要達到能力要求都是有比較大的差距,需要依據差異設計我們師范生技術的整合能力培養規劃。

      由于考慮到未來教師的兼具學生和未來教師的身份,我們將學生的角色作為師范生實踐儲備的重要支持,以“做中學”這樣的方式為學生盡可能提供實踐的情景設計來幫助其接近未來實際的教學環境。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通過模仿和嘗試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

      二

      對于我們教師技術的整合能力來說,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下TPACK框架。全稱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可譯為“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是指技術、教學法、學科知識三者互動、融合后形成的多種新的復合知識。

      它實際上是概括了,或者是抽象出了我們在教師培養過程當中需要在職教師、師范生們需要掌握的幾個方面的能力!凹夹g、教學法、學科知識”這三個方面的知識有相互之間的融合交叉在一塊兒,對于我們在職教師、師范生來說,都需要既能夠在學科知識上,也能夠在教學法上,更能夠在這三者交叉的部分都能夠形成專業性知識體系,也就是說教師這個身份不是沒有經過訓練經歷的人都能達到。

      而TPACK最核心的,就是“技術、教學法、學科知識”這三者之間整合的能力,這個能力實際上就是構成了我們教師,或者師范生的學科與技術整合的教學能力,這是我們的立足之本。

      三

      師范生使用技術和面對的學生,在教學方面還是不夠老練,遠沒有我們在職教師那么的老練。通過分析師范生參加第二屆“希沃名師杯”全國互動教學創新大賽所提交的說課視頻,發現師范生在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制作課件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技術運用不夠嫻熟。在我們的比賽當中所體現出來的技術運用,相對來說還不夠嫻熟,因為這也是跟我們師范生的經驗有很大的關系。

      在化學課上面在分析的時候,在驗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時,“熄滅階梯蠟燭”的實驗容易不成功,這時可以通過希沃白板的動畫效果來展現。有些技術用了能夠取得更好的作用,有些技術可能是多此一舉,這樣子的例子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的。

      2、教學重難點不夠突出。對教學法的把握還不夠到位,因為對我們教學法知識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把握到這個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或者哪些部分是需要剖開,通過什么樣子的方式讓學生操練,才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等等,這些把握得還不夠到位。

      比如舉一個小的例子,數學課《角的度量》,教師可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直接調出工具“量角器”,讓學生在屏幕上和教師一起找角,再演示度量方法,比起單純講述度量角的操作步驟,更為直觀。你光講“怎么量”缺乏對學生的示范作用。

      3、缺乏實用性及創新性。在技術的使用上面還有待體現出更好的實用性,或者是創新性。在我們的交互式媒體當中,諸多的交互功能如果是加以靈活的使用,還是能夠給我們的課堂增加不少的亮色。

      比如說像外語類的課堂當中,就可以應用很多交互式媒體的互動要素來增加這種外語類學習的課堂互動性,能夠使得這個課堂也能夠增亮不少。

      四

      最后一個部分,是關于我對師范生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培養思考。

      我認為,一是要加強師范生基礎技術素養的儲備。學校層面開設更多更為實際的現代教育技術相關課程,讓學生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操作與使用;此類課程的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率先使用相應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讓師范生能夠真切感受到信息技術對教與學的作用,具備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意識。

      二是重視技術支持學習的能力培養。讓師范生有意識地在信息化環境中面對不同的學習情境利用相應的信息技術工具;師范院校應當為師范生提供有利于培養他們技術支持學習能力的教學環境,并提供幫助師范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數字化學習資源。

      我們也通過一些角色扮演的設計讓師范生分別扮演老師和學生,然后去進行整合的設計,通過角色扮演讓這些學生有機會去把自己放在一個教師的角色上面和放在學生的角色上面。

      三是完善技術支持教學的能力培養體系。開展教學法、學科知識專項培訓;將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基于信息技術的項目實訓、教學見習、教育實習等環節有機融合 ;邀請不同學科的中小學一線教師為師范生上示范課、觀摩課、研討課 ;為師范生提供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設計教學過程、將教學設計應用于教學實踐、從教學實踐中反思設計、改進設計的機會和條件 。

      我們也會讓師范生設計一些技術知識學習的項目,這些項目包括了探究的學習活動,在這些學習活動過程當中需要他們考慮以什么樣子的目標作為教學設計的內容,以什么樣子的策略、問題、技術支持學生開展這樣的學習。

      通過這多樣性的設計,讓師范生在技術支持學習的過程當中體驗技術支持的設計到底是怎么回事,至少在這個階段的學習,讓他們自己能夠體會到、感受到怎么樣從教師的角度進行設計。也給他們機會去嘗試,在這樣的技術課堂當中學生的感受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多少能夠彌補一些師范生跟我們的教師相比所存在的不足。

      我們以技術融合為目標的這一類課上,更需要以項目學習的方式給學生以模仿和借鑒的機會,光一門課當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實習踐行期間能夠給師范生體會體驗參與到技術融合課程當中一系列的機會。把實習實訓的課能夠真正的提供給我們的師范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進行體驗和模仿。

      謝謝大家。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progcable.com/cp27700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一帶一路”國際教育裝備創新發展大會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福利国产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 精品精品国产国产| 国产A√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欧美777精品久久久久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国产呦小j女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98香蕉草草视频在线精品看|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