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地理VR,已全面深入一線課堂教學
http://www.progcable.com2019年01月25日 13:51教育裝備網
2019年新年伊始,在北京宏志中學一節地理VR公開課上,課堂充滿了神奇,按耐不住的好奇、津津有味的主動探究學習、精彩的教學講解,這一切,都來源于一節地理VR的課堂教學。
地理VR,已全面深入一線課堂教學。
課堂中:同學們驚喜不已,聽課老師都按耐不住好奇,起身前去觀看。
課堂中:老師完全實現反轉課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觀察、分析、討論,激發學生興趣,主動探究學習。
課堂中:聽課老師也參與其中,也想試試身手,幫助學生完成課堂目標,當學生完成目標時,課堂上響起了陣陣掌聲,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小高潮。
課堂中:北京宏志中學地理教師張老師以學生月考中凸顯的問題——等高線判讀為導入。讓學生先體驗等高線地形圖,識別地形部位,再通過VR和3D技術將標準地形進行重現,將教學內容實景化,創設清晰直觀的教學場景,幫助學生彌補空間想象難題,讓地理的學習變的生動簡單有趣起來。這一教學效果的實現,都源于一個已經開始在教學中大展身手的中教啟星寰宇地理VR教學系統。
國家戰略推動,加速VR深入一線教學。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虛擬現實(VR)產業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對許多傳統行業產生了變革性的影響作用,社會各界對虛擬現實產業的關注度持續走高,國家高度重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技術產業發展,并在國家層面積極規劃和重點布局,相關的政策措施和規劃方案處于高密度發布時期,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文化部、商務部均出臺了相關政策,以促進虛擬現實產業的多元化規范化發展。
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通知。該“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教學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推動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方式變革。
桌面級VR設備及精品優質VR資源的融合,奠定VR一線教學應用的基礎
而從目前VR基礎教育應用看,頭戴式和桌面式兩種,頭戴式僅僅能在教育中作為場景體驗應用,受視野等因素影響,不能很好地解決教學應用的可移動可交互等問題,因此在教學應用中,受到了極大地限制和影響。而桌面級VR設備的出現,特別是結合中教啟星在地理(寰宇地理VR教學系統)、歷史(文明的足跡VR教學系統)等學科精品優質VR資源上的優勢,讓課堂可以隨意在現實和虛擬空間隨時切換,課堂可動可靜,可體驗可學習,真正實現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升。
隨著教育部對VR創新教學應用的推動和各地區VR教學實驗室的不斷建設,中國虛擬現實技術(VR)將會更加深入一線教學應用中,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教學創新應用帶來巨大變化。
用心做出來的寰宇地理VR教學系統
“寰宇地理VR教學系統”依托桌面級便攜式一體化虛擬現實設備,深度集成VR、AR、MR等多種新興技術,將地球和地圖、陸地和海洋、天氣與氣候、人口與宗教、國家和地區等中學地理課程的教學難點直觀、全景、高清地呈現出來,讓學生在游戲和探索中深度吸收轉化學科知識。整套系統簡易輕便、無眩暈感,兼顧人機交互、師生教學和生生互動,徹底打破虛擬和現實的邊界,是VR軟硬件技術在地理學科教育的創新性應用,更是一間便攜的學科實驗室、一座移動的科技館。
輕便易用:桌面級便攜式一體化虛擬現實設備,將VR、AR、MR等多種“黑科技”與學科深度融合,安裝方便,輕巧易用,維護成本低,使用場景豐富,支持跨學科、探究式教學。
體驗升級:佩戴舒適,無眩暈感,畫面流暢、清晰度高,兼顧沉浸體驗和現實交流需求,完美支持人機交互、師生教學和生生互動,打破虛擬和現實的邊界,讓VR技術真正服務教學、助力教育創新發展。
獨家課程:中教啟星原創首發,首次針對中學地理教材設計開發的配套VR教學課程,多位權威資深教育專家參與腳本編寫和審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緊貼教材:緊扣新課標地理教材,課程覆蓋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考點、難點,直擊教學痛點,讓枯燥的知識點變成觸手可及的虛擬現實影像,激發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
快速入門:界面友好,簡單易學,智能化、傻瓜式操作,零門檻使用,無需二次培訓,交互性、趣味性、知識性強,讓學生在游戲和探索中深度吸收轉化課程內容。
專注教學:專為教學應用場景設計,兼顧教師啟發式引導和學生自主性探究,教學相長,良性互動,課程管理扎實可控,創新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效果。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progcable.com/cp30479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