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智慧課堂將繼續發揮推動作用
http://www.progcable.com2019年03月05日 15:44教育裝備網
2018年12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加強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對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提出了目標和指導方針,更對于“人人通”建設、智慧課堂行業釋放了新的信號。
作為“人人通”建設的推動力量之一,國內智慧課堂近幾年在技術創新上不斷取得突破,全國各地相繼出臺“智慧課堂/智慧校園”試行建設標準,部分省、市的學校率先示范,掀起一股“智慧課堂”的探索熱潮。
此次《意見》著眼于“人人通”建設的基礎——網絡學習空間,這也意味著,未來智慧課堂相關的學生學習空間和學習終端或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智慧課堂將在“人人通”的推動上持續發力,并得到進一步普及。
“人人通”戰略再部署
早在《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指南》,對網絡學習空間就有了明確定義:網絡學習空間是由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認定的,融資源、服務、數據為一體,支持共享、交互、創新的實名制網絡學習場所。
(圖片源自:《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指南》)
而《意見》從建設與應用進一步對網絡學習空間的發展作出規劃。《意見》提出,到2022年,面向各級各類教育、全體教師和適齡學生,全面普及綠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的實名制空間。
此次《意見》的出臺,是教育部基于《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對“人人通”戰略細致的再部署。
常態化應用
對于常態化應用,《意見》特別提出三方面的要求:組織教師創新應用,實現教學應用常態化;引導學生主動應用,實現學習應用常態化;鼓勵家長積極應用,實現家校互動常態化。
盡管目前部分學校在智慧課堂的探索中初取成果,但在許多學校,智慧課堂模式、學生學習終端的使用更多局限于公開課和競賽。且部分“人人通”設備數據不互通,造成信息孤島,無法發揮學情數據的最大價值。智慧課堂常態化遇阻。
此次《意見》針對常態化應用提出的要求,對于智慧課堂的普及乃至教育變革都具有指導意義。業內人士表示:“只有推進常態化應用,智慧課堂在教育變革才能真正發揮推動作用。”
早在前兩年,一些企業已有相關布局。如希沃旗下的希沃易課堂,從教師、學生、家校溝通打造了常態化應用基礎。其以“希沃白板”+“希沃易課堂”所帶來的備授課方式突破了課堂的時空界限,幫助老師通過學習評價和問題診斷,開展差異性和個性化教學與指導,實現教學應用的常態化。
希沃易課堂基于seewoOS系統,搭載希沃學生平板、希沃學生筆記等“人人通”學習終端,打造了綠色安全、可管可控的“人人通”空間。學生通過希沃學生平板、希沃學生筆記訪問個人學習空間,預習課前微課視頻與習題、完成課后測試以鞏固知識點。通過學習終端采集到的學情數據,能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路,也利于老師因材施教。
家長方面,可以通過手機端查看孩子的綜合素質評價過程性數據,跟蹤孩子學習過程,關注孩子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成長。
吸引企業提供高質量空間服務
在經費方面,《意見》提出,創建以應用為導向、可持續的空間建設與應用、運維經費投入機制,為設備采購、服務購買、資源配置、應用培訓等提供經費支出保障。
《意見》還提到,加快學生智能學習終端的普及,有效保證學生空間的平等使用。創建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企業等社會資本參與空間建設,提供高質量的空間服務并獲得相應收益。加強經費統籌力度,加大對農村、偏遠地區空間建設與應用的資金傾斜。
《意見》強調了經費保障措施的建立,優化經費支出結構,鼓勵企業提供高質量空間服務。對此,希沃易課堂已經有了實踐經驗。
據悉,在全國有近500所學校,超過7000位老師與希沃易課堂建立了長期緊密聯系。其中,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貴州興義豐都中學、云南思茅一中實驗學校、山東威海望海園中學、北京師范大學石家莊附屬學校等30多所名校,都實現了基于希沃易課堂的智慧課堂模式常態化。
要實現常態化應用,服務是不可或缺的。希沃易課堂還搭建了完善的線下培訓服務體系,幫助一線教師實現常態化應用。并將在今年3月底上線體系化的希沃易課堂線上培訓課程。相信這種從線上至線下打造多元化、系統化的培訓服務方案,能更好幫助學校構建常態化應用的智慧課堂。
同時,希沃易課堂聯合北京師范大學教學部信息化教學提升項目組,以國家課題為依托,以希沃易課堂產品為基礎,開展基于希沃易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為一線老師的教學實踐提供專業化支持。
教育信息化2.0已經進入到“人人通”全面鋪開的階段,此次《意見》的發布,也意味著接下來的建設重點,是加快學生智能學習終端的普及、保障學生空間的平等使用。對處于智慧課堂行業的企業來說,如何實現智慧課堂的常態化使用、建設專業的服務保障機制是需要持續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