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的質問:為什么都送出國讀書了,暑假還要回國上學?
http://www.progcable.com2019年04月19日 15:47教育裝備網
近幾年,以暑校聯盟為首的暑校機構趁著留學潮的火熱,為留學生提供國內轉學分的便利和背景提升的個性化設計,以此減少留學生求職道路上的時間成本和生活成本。但是,作為留學生的中國父母卻對此非常不理解,認為國外教學和國內教學應該是一樣的,努力學習就可以拿到畢業證。可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看。
很多人都說國內高三是人生中最地獄的模式,但,也僅僅是在國內。國外學生的課業壓力其實從來不比國內學生的小。國內大學一個學期是10門以上的課程量,而美國大學一個學期只有4-5門課,但是,國外的大學教授為了保證學生在專業領域的閱讀范圍和數量,會在課后布置大量的reading, paper, quiz,源源不斷的report,essay,以及沒有范圍劃分的final exam ,而這些項目的考核都會被算到學生的綜合成績中。所以,高標準的教學要求會給國外大學生造成了不小的課業壓力。
與此同時,根據大部分國外大一新生的反饋,在他們剛入學時,由于對自身目標、學術標準以及教育大環境的不熟悉,在選課上會出現很多盲點。并在課程結束時,這些盲點會直接影響他們的GPA。除此之外,還存在其他導致GPA不高的因素:與導師沒有及時溝通而錯過了重要通知,某次期中考、quiz的失誤等等。
在這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GPA達不到預期的留學生就會把目光轉向可以為他們提供轉學分便利的暑校機構,然而,這一舉動卻得不到他們父母的理解。
在很多案例中,當留學生主動提出希望能夠通過暑校轉學分來達到提前畢業的目的時,中國父母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都送你出國讀書了嗎?為什么暑假還要回國上學?你在國外是不是沒有好好讀書?”這樣的回答讓留學生有苦說不出。
中國父母在把自己孩子送出國留學時,不會考慮到中西方的教育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依然會沿用國內大學的慣性思維:只要好好學習,畢業證是一定沒有問題的。如果你需要利用暑期的時間上課,那你在國外就是沒有好好學習。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經過了初來乍到的慌忙之后,已經接受了國外大學的學分制度,并渴望用自己的努力達到他們預期的GPA。
但如上文所言,國外大學的成績制度和國內不同,不存在一次考試定乾坤,GPA的結果也受制于很多因素。所以,作為留學生的父母,應該多了解一些國外的教育背景,給留學生多一些選擇。
另外,選擇通過暑校轉學分提升GPA保證畢業的同學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出于經濟的考慮,希望能夠通過盡快修滿學分,提早畢業。或者是有其他規劃,選擇通過暑校充實自己的學分體系,擁有畢業時獲取雙學位或者成功申碩的可能性。
其實,暑校制度起始于1871年的美國哈佛大學,歷經了一百多年的沉淀之后,已經在國外非常的成熟。其宗旨也是提供跨校自由選課學習。而且在教育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中國開辦的正規暑期學校課程已經被海內外大學所認可。
比如其中的佼佼者,中國暑校聯盟就獲得了北美及澳洲500+大學的一致認可,其中包括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前10的華盛頓大學、全美TOP30的紐約大學、加拿大TOP1高校麥吉爾大學、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前20的多倫多大學、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的澳洲國立大學。 其為留學生開設的課程全部由國外教授全英文教學,完全符合北美/澳洲大學本科教育體系的課程結構和教學標準。并且所有學生的成績都將嚴格參照主辦院校的相關課程評分制度執行。這無疑給想上暑校的留學生打了一劑強心針。
雖然暑校機構解放了留學生的時間成本和生活成本,但是由于留學生專業不同,課程安排時間也不同,其在挑選暑校時,會遇到與專業課程不符,課程時間安排不合理的情況。因而在暑校機構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挑選一個優質的暑校機構會為留學生節省很多時間。
留學生在選擇暑校機構時,應該要非常看中暑校機構擁有的師資力量。畢竟這關乎著他們的專業實力。作為國內的佼佼者,中國暑校聯盟(China Summer)由國際大學暑課協會(IAUSS)聯合國內985/211名校和海外高校在內的全球頂級學府組成,教師團隊均來自于海內外知名大學,擁有3年以上教學經驗,其中98%擁有博士及以上學歷,50%擁有博士后學歷。
留學生與父母的矛盾,其實就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父母應該嘗試理解留學生的困境,不要單方面的否定留學生的努力。暑校機構不僅緩解了留學生的精神壓力,同時也緩解了其經濟壓力。例如中國暑校聯盟會設立各類獎學金,旨在支持和鼓勵學生在其所在國外大學通過合理的學業規劃和努力的學習取得優秀成績,讓學生努力學習的同時,也能有一定的物質收獲,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學術研究中。
隨著中國的對外教育交流機制的不斷完善,相信中國父母的疑慮和質問也會逐漸減少,中西方教育交流互通也會越來越順暢。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