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師精準教育,輔導學生“秒奪數學”
http://www.progcable.com2019年06月05日 15:01教育裝備網
從2015年起教師資格證實行全面改革,無論師范生還是非師范生都需要參加全國統一考試才能取得證書,教師這一職業已不再是師范生的專利。目前,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都不斷利用“互聯網+教育”,面向中小學、大學、職業教育等多層次人群開放在線課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互聯網對教育不斷融合提升的當下,這敦促了我們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適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才能成為時代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仍然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常常是教師通過講述、板書等簡單的教學手段完成教學目標,這種千篇一律的授課方式在互聯網日益盛行的今天,顯然早已不受小學生的歡迎,也無法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這些“信息化原住民”的成長過程中,互聯網工具融入了他們每一天的生活,我們需要運用信息技術來改造教學,使學生能夠快樂高效地學習,發展高級思維能力。作為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網絡資源,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模式,使數學課堂更具吸引力。遠大教育旗下的在線教育產品“秒奪數學”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的具體做法,即在互聯網環境下,采用在線教育精準輔導的學習方式,打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模式。
“互聯網+教育”對教學形式的影響
“秒奪數學”讓我們的課堂成為探索性、創造性的課堂,充分實現教學形式和內容的互動,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在線遠程教育平臺進行聯網實況教學,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學習,不用在輔導機構和家之間來回奔波,也能感受不同名師的教學風采。
讓學生根據需要自覺觀看課程視頻,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自己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互聯網+”時代,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課堂,通過新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居高臨下地灌輸知識,而是提供更多的資源鏈接,實施興趣的激發、進行思維的引領,真正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孩子的學習動力才足。
“秒奪數學”采用1V1或是1V4,1V6小班授課模式,區別于傳統幾十人的大班課堂,小班教學更便于老師關注到每個孩子,教學更具針對性,精準地輔導加上高效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此外在教學反饋中,學生還可以通過微信平臺、手機APP等多種形式提交作業,師生可以在線答疑,這種交流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突破了時空限制。
“互聯網+教育”對教學內容的影響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調查了孩子們對數學的看法,大部分學生的反應是“繁、難、枯燥、乏味”等等。小學數學是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的基礎教育,著眼于每名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對小學數學教學不應忽視,反而要注重其基礎性、普及性、趣味性和發展性。
在“互聯網+”時代,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孩子們的實際知識水平和能力出發,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和不斷更新的教學內容。培養數學邏輯思維,循序漸進夯實各個知識模塊,系統地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8歲之前是孩子智力發展最重要的階段,針對1-2年級“秒奪數學”開發了專業的思維課,采用風靡國際的5E教學法,研究出符合孩子認知發展授課方式。而針對高年級的應用題課程,則采用新加坡CPA教學方法,運用五段式課堂結構進行方法性訓練,逐一幫助孩子打造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許多數學問題都有實際背景,“秒奪數學“的課程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相關情景出發,選擇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物,采用游戲為范例,把重要知識內容融會當中,從基礎到活學活用,從具體到抽象,幫助孩子建立高效的數學思維模式。趣味互動的思維訓練游戲,改變了學生認為數學學習和現實世界相脫節的看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與動機,讓他們產生積極情感并沉浸其中。
“互聯網+教育”對教學評價的影響
良好的教學評價關系到能否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激勵和鞭策作用,傳統的教學評價常常就是通過一張試卷來判斷教師教的好壞或學生學的優劣,課堂教學評價也常停留在對課堂活動的淺顯判斷上,只關注教學計劃是否完成,忽視學生學習的興趣、效果和感受。此外,傳統的教學評價常常需要不少時間和精力去整理,數據不能及時反饋給教師和學生。
在“互聯網+”的時代,教學評價發生了新的變化。“秒奪數學”研發了一套精準、可視化的學習過程,包括錯題分析+檢測+個性提升報告+課后學生匯報。1v1精準輔導中,每一名學生都被詳細記錄了自己的學習進度,通過大數據和智能算法,分析他們的學習情況,還可以根據反饋及時定向推送學習內容,讓學生做更少的題,達到更好的效果,家長也隨時可追蹤孩子的學習情況。
對教師而言,云計算和分析技術會第一時間生成學生的共性錯誤,為我們提供教學依據,可以及時調整當前課堂活動,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即不影響課堂教學進度,又能讓學生重點得到有效提高,利用互聯網技術產生的教學評價也將越來越科學、準確、快捷。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數學課,這種循序漸進的形式能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
在互聯網與大數據“親密接觸”教育的時代,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主動學習掌握新媒體、新技術,努力為學生創設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并在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提升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順應信息潮流是教育領域的優質選擇,但也必須認識到,教師和學生才是教育的根本,互聯網只是工具和手段。因此作為教師,最根本的還是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牢記教育的本質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