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秘》主題創客課程:培養創造力的法門是實踐和思維
http://www.progcable.com2019年06月25日 15:31教育裝備網
6月作為“考試月”,在高考結束后又迎來了各省的中考熱潮。但對當下學子而言,改變人生命運的時間點早已從中考高考,提前到小學甚至學前教育,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已不局限于傳統的學科教育,而是向創客教育延伸——培養創造力。
![](/userfiles/image/20190625/20190625072927_21972.png)
面對這種現象,社會則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政府頒布一系列的政策、學校引入創客課程、父母為孩子報名各類興趣班培訓班,不管是誰都在竭力讓當下青少年跟上社會需求的變化發展。
![](/userfiles/image/20190625/20190625072936_41390.png)
傳統教育凸顯不足,創新教育勢在必行
受社會主流思想影響,“傳統教育”在多數人意識中始終占主導。隨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崛起,接受傳統教育的人才開始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而社會階層更高的人才由于提前接受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反而更適應時代的變化。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寄希望于更新更全面的教學內容,比如“編程教學”。
![](/userfiles/image/20190625/20190625072954_72479.png)
如今,市面上已經出現大量的企業機構,他們從“以編程為代表”的教學入手,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讓他們從小學乃至幼兒園開始就有機會創造人工智能產品,但從長遠來看,編程教學關注重點在于“編程”,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手實踐能力突出較弱。創新教育的探索之路還需繼續。
以STEAM教育為核心,助力完善學校教育模式
隨著創新教育探索的逐漸深入,STEAM教育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它更偏向于讓學生愿意并且可以全面發展。以《火星探秘》為例,該課程在教學前就定下了“宇宙天文”的科學基調,讓學生從中了解火星的特征以及火星探測器的功能構造,激發他們對火星的探索激情。
![](/userfiles/image/20190625/20190625073005_10903.png)
對于學校教師而言,《火星探秘》STEAM課程提供了科學優質的教學方案,包括課程設計、教學課件等等,保證老師可以更加快速地進入創客教學的狀態,并根據學校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調整,打磨設計出更適合的以火星為主題的課程。這對于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動手創作等能力極為有利。
![](/userfiles/image/20190625/20190625073016_82152.png)
學生在接受老師的教學后,對主題套件、人工智能與編程教學系統有了一定熟悉度,就會自由發揮創新思維,在創造作品的過程,學習新知識和編程,包括:火星車結構特征、火星的地形特征、人類探索火星歷程、能量相關知識、圖形化編程等等。這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教育的效果不言而喻。
![](/userfiles/image/20190625/20190625073026_80246.png)
兼顧實踐與思維,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
傳統的學科教育重知識是事實,社會往人工智能方向發展也不可否認,但若因此讓學生將學習重點從“學科知識”轉移到像“編程”一類的課程學習,而忽略了“創新思維”的培養,則很有可能因小失大。
不論是《火星探秘》還是其他STEAM主題課程,表面是讓學生搭建創客作品,卻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傳達了相關的專業知識,讓學生做出方向正確的創新。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并不會只專注在編程、組建套件,更多的是思考其中的邏輯和背后的目的,并通過創新讓作品更加完善、美觀。這正符合STEAM教育的內涵和宗旨。
![](/userfiles/image/20190625/20190625073041_33310.png)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套件還是編程,都是老師培學生創造力的一種手段,是讓學生將想法變為現實、將創意落地實踐的工具。老師要想真正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推動學生學習掌握創客知識、讓學生創造創客作品,就必須把握好課程的整體節奏和環節,做到實踐思維兩不誤。
![](/userfiles/image/20190625/20190625073120_80433.png)
隨著人們對“教育”理解的加深,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在那之前,八爪魚教育將以“基于STEAM課程的智慧創客教育方案”為方向,持續開發科學的STEAM主題課程,為青少年創造力的培養提供更多選擇!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progcable.com/cp51621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