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慶AI應用,助力煙臺三中點亮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
http://www.progcable.com2019年06月27日 14:37教育裝備網
6月26-27日, 第十九屆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暨2019年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在煙臺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教育信息化》雜志社、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煙臺教育局承辦。
山東省煙臺第三中學(以下簡稱煙臺三中)作為煙臺教育信息化應用創新的代表,參展本次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基于人工智能的課堂教學行為大數據應用,作為煙臺三中成果展示的亮點之一,受到與會領導和教育工作者的贊譽。
![](/userfiles/image/20190627/20190627063627_72948.jpg)
論壇現場
![](/userfiles/image/20190627/20190627063640_83589.jpg)
煙臺三中展示現場
為了全面貫徹《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文件的相關部署。近年來,煙臺三中堅持“復光教育理念”和“協同發展 個性成長”特色育人模式。從智慧課堂著手,部署中慶智課系統,采集課前、課中、課后師生的各項數據,實現課堂教學行為大數據常態化采集和即時分析,為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實證化大數據,推動個性化教學
信息化技術的目標是要解決教育個性化需求。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產生的課堂數據分析報告包含教師的行為和行為時序、整體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等內容。借助這些實證化的教育大數據,煙臺三中構建了信息技術支撐下的“互聯網+深度學習”的教學新模式。
教師通過對學生行為數據的分析得出班級學生對某教學內容的反應;哪些學生參與度較低、學生考勤等信息,挖掘背后原因。以前的課堂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傳遞;現在有了課堂數據及時反饋,學生根據自身愛好及能力,選科走班。每個學生的數據不斷積累,則形成學生學習能力檔案,幫助教師診斷分析學生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積極引導,開展受學生歡迎的個性化教學,形成師生間良性教學循環。
![](/userfiles/image/20190627/20190627063653_35672.jpg)
蓬萊教育局張副局長觀看煙臺三中多維成長平臺
精準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在促進教師水平提高方面,煙臺三中建立“協同發展+個性自主”的教師專業成長模式。
首先教師利用智課系統產生的分析報告,了解自身教學情況并和優秀的教師對比,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自主進行教學反思。同時,學校組織教研組對課堂觀察報告進行研讀,結合人工經驗評課。通過大數據將兩者有效結合,協同發展,對教師進行科學評價,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截止目前,煙臺三中智課系統已穩定運行半年,運行期間常態化采集教學行為數據,生成了4000多節課的課堂教學數據報告。
煙臺三中依據教育大數據,為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性評價提供了客觀的數據支撐,大大提高教學教研及課堂管理的效率。煙臺三中郭校長曾表示,未來利用教育大數據探索如名師課堂、和諧課堂、高效課堂常模等教育應用,推動新技術支持下教育模式的變革。正如本次論壇主題“智慧賦能﹒變革創新——以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所述,中慶作為教育信息化企業,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為支撐,幫助學校構建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的教育體系,將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重要動力和有力支撐。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progcable.com/cp7
責任編輯:吳美艷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