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三部門發布切實做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意見
http://www.progcable.com2020年01月03日 13:29教育裝備網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切實做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稱,爭取到2020年底,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基本消除現有56人以上大班額,全國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科學合理設置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基本補齊兩類學校短板,辦學條件達到所在省份基本辦學標準;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不斷提升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
意見從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推進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三方面明確了本次工作的重點任務。
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方面,意見提出,各地要采取“倒排任務”的方式,將省級人民政府審定的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2019—2020年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化,制定詳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對于整體教育資源不足的地區,新建和改擴建學校校舍項目要提早實施,并先期啟動征地、立項審批、招投標等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在2019年底校舍建設項目都能開工建設,2020年底前建設項目基本竣工。對于整體教育資源雖然符合要求,但因結構不合理造成大班額的地區,要引導生源合理流動,避免產生新的大班額。
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方面,意見提出,各地要按照“實用、夠用、安全、節儉”原則,合理確定兩類學校基本辦學標準,進一步修訂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專項規劃。對于鄉鎮寄宿制中心學校,要按照標準化要求,加強宿舍、食堂、廁所和體育運動場地建設,配齊洗浴、飲水、取暖等學生生活必需的設施設備,全面改善學生吃、住、學、文化活動等基本條件,滿足偏遠地區學生和留守兒童的寄宿需求。對于規劃保留的鄉村小規模學校,要結合實際設置必要的功能教室,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保障基本教育教學需要,防止盲目撤并鄉村小規模學校人為造成學生輟學和生源流失,避免出現新的校舍閑置問題。同時,按照標準為邊遠艱苦地區兩類學校教師建設必要的周轉宿舍,統籌做好扶貧移民搬遷學校規劃建設工作。
推進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意見提出,各地要按照教育信息化“三通”要求,通過光纖、雙向寬帶衛星等方式,加快推進農村學校寬帶網絡接入,實現全覆蓋。完善學校網絡教學環境,為確需保留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專遞課堂、同步課堂,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應用服務水平和信息化教學能力。開展“互聯網+教育”試點,探索構建高速泛在、開放共享、安全可靠的教育信息化環境,進一步提升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
意見要求,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對各地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督查。省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加強過程檢查,及時發現和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督促市縣按照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依法依規實施工程項目,確保按時完成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對套取、挪用、截留資金以及舉債建設、項目管理失職瀆職等違紀違規問題,要嚴肅查處并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各地要采取適當方式公開有關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