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創新,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學習者?未來已來,UCN告訴你教育何為!
http://www.progcable.com2021年01月26日 13:53教育裝備網
隨著教育4.0時代的到來
“未來學!背蔀榻逃芯繜嵩~
一場世界范圍內的學校變革和育人模式變革已然開啟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4920_99615.png)
互聯網及智能終端設備迅猛發展,人類文明從“機器工業文明”時代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時代,教育也即將從3.0時代邁進4.0時代。由于知識與技術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智本”將代替“知本”,“學力”將重于“學歷”,教育目標正從“傳遞知識”走向“發展心智”。
前不久,由南京市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主辦,南京金地未來學校承辦的“跨界會聚辦學,共育領軍人才——面向未來的國際領軍人才育人模式”研討會在南京金地未來學校舉行。
UCN合作院校——南京金地未來學校
作為南京網紅“三葉草”學!暇┙鸬匚磥韺W校(又“南京金地皇家文法學!),因其超高“顏值”,一再刷新人們對國際化學校的認知。在高顏值背后,這所立足于南京,輻射華東的創新學校,正以其超前的國際學?缃甾k學模式、未來人才培養模式和未來人才習得必備技能所需的課程體系,成為國際教育界的新現象、新話題。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4933_80449.png)
同時,金地未來在教育服務體系的構建上,一脈相承,以“三葉草”的設計理念,打造安全呵護計劃、成長守望計劃、精彩生活計劃三大定制教育服務項目,連接生活、飲食、文化和保障。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4946_27817.png)
▲面向未來的國際領軍人才育人模式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楊國強,南京市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鄭武,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副處長黎堂斌,南京市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周桂松,以及來自北京、南京、重慶和義烏的學校代表、專家學者相聚在南京“最近的未來”、打造江蘇創新策源地的江北新區,站在一所通過“跨界改變教育”、創新辦學模式的未來學校里,共同探討教育面向未來培育人才的話題。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要聚焦核心素養培育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4959_78815.png)
▲王湛主旨演講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需求的發展!痹凇锻七M育人方式改革,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報告中,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高屋建瓴地向在座教育工作者解讀了國家最新教育改革方針政策。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009_89854.png)
▲王湛主旨演講
他指出育人方式改革是新時期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任務,優質的教育要立足優質的育人實踐和培育優秀的人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僅要構建全面培養體系,更要聚焦核心素養培育,因此課程的綜合性增強,課程內容的結構化和教育方式優化尤為重要。
王湛表示,面向未來的國際領軍人才不僅要德育為先,更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這要求學校在教育過程中需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注重保護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科教融合創新辦學
跨界協同共育未來人才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026_79364.png)
▲楊國強主旨演講
可以看見,世界范圍內眾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開展建設未來學校的實踐,探索未來教育模式的創新。透過世界范圍內未來學校的建設趨勢,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楊國強分享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將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跨界協同共同培育未來人才的前沿實踐。
楊國強認為:“如今,智能化數字時代已然到來,世界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作為向未來社會供給人才的教育行業,我們這一代教育人無疑將站在時代最前沿,直面變革之下的挑戰與機遇。不斷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跨界多方合作,才能讓我們引領自我、帶領學生,去匹配未來時代的教育新需求!
跨界改變教育
多方合作,才能匹配未來時代的教育新需求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038_58738.png)
▲周桂松致辭
發展面向未來的教育,解決共同的教育問題,需要政府、學校、社會組織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和合作。”南京市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周桂松表示,作為新區民生保障和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江北新區始終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以探索特色鮮明的模式為切入點,以國際視野和開放眼光推進學校國際化,致力于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的辦學實踐。
提倡個性教育
教師要學會欣賞有些調皮和難以管教的學生
“如果硬要以魚兒爬樹的本領來評估它的能力,那么它這輩子都會覺得自己是條蠢魚。”研討會上,英國皇家文法學校派駐南京金地未來學校校長、原英國惠靈頓公學學術校長Matthew Ford以愛因斯坦為例,暢談了個性化教育對于未來人才培養的意義。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053_77486.png)
▲Matthew Ford主旨演講
他認為教育者不應該要求學生適應學校模式,而應該有足夠靈活的課程去適應每個學生的需求。講述了在南京金地未來學校是如何在課堂之外培養學生的學習力、領導力、協作力、團隊合作技能、溝通技能和組織技能等。
“在高標準嚴要求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學會欣賞有些調皮和難以管教的學生。好的教師能夠清晰溝通,體恤學生,同時保持耐心,充滿友善。”Matthew Ford認為,在一個相較于傳統課堂不那么死板和正式的環境里,學生更容易展露個性。我們為學生提供越多機會,他們就越有可能展露個性,閃耀光芒。
從育分到育人
學校要激發、喚醒學生的潛能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105_42698.png)
▲鐘進友主旨演講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附屬科技中學校長鐘進友展示,當代教育人凝聚育人合力,推進育人方式的變革探索實踐。鐘校長深有感觸地說,人腦的潛能是無限的,學校就是要激發、喚醒學生的潛能。學校實現了從育分到育人的轉變,又反哺了分數,這兩者其實是不矛盾的。
培養全球勝任力,一個都不能少
未來教育在南京江北新區的本土化實踐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116_26482.png)
▲梁經偉主旨演講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梁經偉,分享了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在“未來國際領軍人才核心能力培養教育體系”的構建上做出的創新改革。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以“跨界教育”打造多元的學習主場,搭建營養人生、書院制寄宿、個人素質銀行賬戶等教育服務體系,并且通過九大中心系列空間體系和課程載體氛圍和多元師資夢之隊讓學生真正對話國際,連接未來。
前衛的教學理念也需炫酷的設備支持
南京金地未來學校將教學與科技結合
積極引入UCN納米智能黑板
致力打造智慧校園、未來校園
其中,金地未來學校錄播教室、金地未來學校教室等眾多教室都配備了UCN納米智能黑板。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128_30143.png)
泛普教育采用全球領先的納米觸控技術,將傳統的手寫黑板和多媒體設備相結合,以前沿科技傾力打造出最大程度地適應老師的教學和板書習慣的納米智能黑板,廣泛匹配日常教學需求。泛普納米智能黑板自帶強大的資源庫,囊括了活躍課堂氛圍的小游戲,針對不同學科開發的各種音像、圖片教育資源,為老師制作課件及課堂演示儲備了海量素材。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158_45925.png)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石
人才之興在于教育
面向未來社會供給人才的教育行業
必然直面變革之下的挑戰與機遇
![](/userfiles/image/20210126/20210126055246_26924.png)
泛普作為一家以“交互化、智能化推進國家培養面向未來的學習者”為愿景的企業,十年扎根傳感器研發,六年扎根教育信息化發展,不斷奮進,努力革新,引領尖端,泛普必然能匹配未來時代的教育新需求。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progcable.com/cp47648
注:本文為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吳美艷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