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2omw"></ul>
    <strike id="w2omw"></strike>
  • <strike id="w2omw"><input id="w2omw"></input></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progcabl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蘇州大學將美育工作“立”起來、“扎”下去、“融”進去

    http://www.progcable.com2021年02月01日 09:45教育裝備網

      冬日的蘇州碧空如洗。古城區樸園邊,一群翹首以盼的大學生正跟隨國家一級演員沈豐英老師學習昆曲知識。低吟淺唱間,一群“00后”被傳統文化的美陶醉。

      是什么讓昆曲在新生代心底萌芽?美育如何從邊緣課程變成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元素?近年來,蘇州大學開展新時代高校美育教學改革研究,構建美育課程、校園文化、藝術實踐、藝術展演“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不僅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審美需要,更在“美美與共”中開辟了一條學校立德樹人工作的新路徑。

      聚焦育人主線

      推動美育與思政相融合

      前不久,學校原創話劇《丁香·丁香》摘得江蘇省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大學生戲劇展演活動特等獎。這部以學校英烈校友丁香真實故事改編的話劇從劇本醞釀、創作到最終的舞臺呈現,歷時一年多。其間,師生多次前往雨花臺實地采風。

      難忘的演繹經歷,讓劇中飾演丁香的大三學生趙鈺潔至今心潮澎湃。“我能體悟到‘傳承紅色精神’絕非一句口號,而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一種精神力量。”

      “高校美育是培根鑄魂的工作,不僅要讓學生讀懂美,更要在感悟美中主動凝練價值。”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介紹說,學校高度重視高校美育育人導向,確立了“以美育人,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的美育理念,將審美教育與價值觀教育相融合,創新美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

      高校美育的育人實踐效果普遍相對薄弱,如何讓高校美育不再“曲高和寡”,真正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與人文素養?學校將落腳點設在文化藝術創作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校精神融入其中,通過一批原創性強的藝術精品,立足優秀傳統文化及校本美育資源,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的校園文化。

      交響樂《東吳暢想》、歌曲《請別忘了她》等原創作品,抒寫時代、感召青年;抗疫期間,師生傾情參與萬人合唱《我們》……激發起一批批青年學生的愛國之情。

      此外,學校美育課程建設中融入思政元素。五大類120余門美育課程以轉變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能力、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為著力點,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創新。教師們還通過挖掘美育課程的思政元素,用藝術的形式促進思想引領。

      音樂學院教師冒小瑛認為,學生們對音樂作品的演繹,往往取決于內心對作品的認同感。因此,她在課上花時間剖析作曲家的偉大人格,暢談音樂作品的時代意義,在培養學生表演能力的同時,讓美的熏陶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

      優化資源供給

      既提升數量也確保質量

      書法鑒賞、昆曲藝術、西方音樂鑒賞……打開學校教務部公選課網頁,豐富的美育課程令人目不暇接。在本科生教學模塊中,共有包括藝術理論、藝術鑒賞、藝術實踐和地方傳統文化藝術在內的120余門多維度美育課程,開展著“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美育課程覆蓋率達100%。

      受到十多屆學生追捧的“戲曲評彈鑒賞”課,培養了一批熱衷中國藝術的忠實“票友”。由朱棟霖教授傾力打造的“現場鑒賞”藝術課,全部由戲曲、評彈界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擔當授課教師。從2007年課程推出以來,戲曲名家們用現場講解和表演的方式展示藝術精華,激發了學生們的熱情。課后,許多學生仍然熱情洋溢地互相模仿表演。

      大學生是最有認識欲望、最能對傳統與時尚兼容并包的高文化群體。地處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大學一直將弘揚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美育實踐活動的重點,積極在大學生中培植江南絲竹的愛好者和傳承者,探索一門課程、一本教材、一個基地、一個社團、一次展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新模式。

      學校連續十年舉辦新生美育第一課“夢想開始的地方”“美育溫潤心靈”“戲曲走進大學生”等美育實踐,累計舉辦近百場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美育品牌活動。此外,重點打造的東吳藝術團、蘇州大學交響樂團等校級大學生藝術團,帶動一批藝術類社團發展,為大學生藝術實踐提供平臺。每年面向40余所大中小學舉辦高雅文藝活動近百場。

      “當下,美育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大學生對于美育具有非常高的補償需求和提升需求。”蘇州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吳磊介紹說,學校轉變傳統美育教學單一育人模式,用體驗、表現、創造、理解來豐富美育經驗,通過美育課程培養審美鑒賞力,校園文化激發審美創造力,藝術展演提高審美表現力和實踐活動強化審美感受力。

      創新協同機制

      賦能校園文化創新

      美育貫通教育發展的全過程。進入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更加突出地踐行其育人價值的特殊功能。為了更好地協同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學校成立以校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的學校美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學校美育發展規劃,落實保障配套條件,形成部門分工協作、全員協同參與的責任體系。

      成立普及藝術教育管理機構——藝術教育中心,與音樂學院等專業學院形成普及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和藝術師范教育協同發展,藝術專業教育、藝術師范教育助推普及藝術教育發展的工作機制,用豐沃的“美育土壤”賦能文化發展再創新。

      不久前,由藝術學院師生組建的“鐫繪之美——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傳承與活化”藝術實踐工作坊歷時三個月,共完成了桃花塢木版年畫畫稿30余件,涵蓋家居用品、文具等各類文創產品200余件。憑借出色的實踐成果,工作坊摘得江蘇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藝術實踐工作坊特等獎,并成功入圍國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藏,民間傳統技藝更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將現代設計理念融入傳統技藝,喚醒傳統技藝的當代魅力,一直是蘇大師生在藝術創作中的“心之所向”。

      在對桃花塢木版年畫做了細致而深入的研究后,藝術學院研一學生蘆益珉經過教師指導,精心創作了《人間煙火氣》《清風花盡收》《知我風雅意》等系列花箋。對于藝術再創作,他深有體會地說,要學會在“往前看”和“回頭看”的傳承中啟發創新,再用藝術創新推動文化傳承。

      用美育體系賦能第二課堂實踐。此前,范煒焱的美育課堂拓展項目“看見大山”走出了“象牙塔”,扎根中國大地,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發展。這支跨學科、跨專業的師生團隊通過非遺活化及衍生品設計、農產品品牌孵化及文旅融合實踐創新,對重慶酉陽、貴州銅仁等7省市16縣37鄉進行精準美育幫扶,綜合運用美學智慧、學科融合,研發1100余件各類文化生活產品,讓大山“寶藏”綻放異彩。

      “美育樹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溫潤心靈的人格教育。”蘇州大學黨委書記江涌說,“學校立足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將美育工作‘立’起來、‘扎’下去、‘融’進去,精心培育學生審美素養的全面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一帶一路”國際教育裝備創新發展大會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导航|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9re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思思99热在线观看精品| 99热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va|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精品五月天强力打造|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