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強厲向寧: 通過技術構建新的教育生態
http://www.progcable.com2021年04月23日 18:47教育裝備網
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福建省教育廳、廈門市人民政府承辦,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協辦的第79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于2021年4月23至25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中國教育裝備網作為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的官方網絡媒體,積極關注本次展會。借此之際,本站記者對杭州施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厲向寧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訪問。
如今,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運用普及,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施強教育作為一家深耕智慧教育十余年的公司,持續積累真實教學場景中的數據,并基于政策方向、市場需求、用戶反饋,不斷迭代優化產品,為學校提供專業的教育解決方案。本次展會帶來的是綜合素質評價系統,除了關注智育發展,更能為學校落實五育并舉提供有效抓手。
施強教育一直關注學生的綜合發展,希望學生高效學習之余,能培養良好的品行與各自的興趣。早在2019年,我們就基于以上目標研發了系統平臺,主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手段,以學校主導、師生參與、家校共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最終實現學生全方位發展的教育目標。經過了2年的實踐、打磨,全國已經涌現了許許多多的成功案例。
具體產品的優勢如下:
1.首先是專業定制:施強教育與專家團隊合作,開發了綜合素質評價標準,學校管理者可以直接選用我們的標準,或根據自己的需求打造個性化的綜合素質管理、評價方案,為學生全方位發展賦能。
2.其次是形成學生自育機制:系統以特色小組評價模式,以管理他人帶動自我管理,并且基于實時的反饋、激勵、統計機制,讓學生的道德素養、行為素養形成良性機制。
3.最后是多端互聯:目前這個系統可以應用在手機、電腦、平板、班級屏,滿足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老師在學校用平板對學生行為進行記錄,家長手機可以馬上收到,形成家校共育的閉環。
以上就是本屆展會全新推出的產品,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樂課平板、樂桃學院等深受用戶認可、已投入實踐多年的產品。未來,施強教育還將對這些產品持續優化,為實現讓教育簡單又有效的使命而努力。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建設的“三個課堂”,主要是指“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在“三個課堂”的建設方面,施強教育的優勢在于布局時間早,產品經過市場考驗,成熟度高。我們從2008年開始做智慧教育的初心,就是均衡教育資源、為教育減負提效,這與 “三個課堂”的目標是一致的。
在“名師課堂”的建設當中,施強智慧教育研究院與全國名師合作,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名師資源庫貼合教學理念設計、體系化的資源分類、貼合校情的校本資源,從課前到課后,全面貼合老師“閉環式”教學需要。目前,公司的精品樂課網名師資源已經覆蓋了全國各學段、教材版本,滿足小初高的常態教學需要,受到各地教育局、學校的認可。
在“專遞課堂”的建設中,施強教育走進了新疆、四川等地,為那里的孩子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與先進的教學設備。基于樂課平板與樂課網智慧課堂,實現了永康二中與四川阿壩州理縣中學的課堂連接,讓優質教學資源實時共享,帶理縣學子走出大山,高考成績創十年來最佳。與此同時,疫情期間,我們還架起了杭州與新疆的橋梁,庫爾勒當地7萬學生、杭師大附中新疆部孩子上得好課。
在“名校網絡課堂”的建設中,施強教育與東陽、陽泉、松陽等地教育局合作,通過施強教育樂桃學院平臺開展名師網絡公益課堂,聯合市內名師線上開課,充實學生假期生活,促進優質資源流動;同時,節省課外補習成本,減輕家長負擔,促進教育公平。
除了上述的產品開發與應用優勢,施強教育還擁有強大的服務團隊,這在技術賦能偏遠地區發展的工作中也至關重要。2020年初疫情,施強教育在3天內為6000多名新疆教職工提供了幾十場網絡教學平臺的全方位培訓指導,保障在線教學無障礙進行,獲得了庫爾勒教育局認可。正是公司多年的實踐經驗以及成熟的產品,讓我們得以快速反應,為學校提供滿意的解決方案。現在,我們也有駐校服務團隊以及24小時服務熱線,可以為“三個課堂”做在線運行環境保障。
施強教育認為教育企業的責任是,在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個體的同時,還要為社會創造公平的教育環境。這可以通過高效課堂、五育并舉、均衡教育資源三個方面出發:
首先是高效課堂。當今教育最大的痛點就是校內課堂學習效率低、家長花費大量時間、金錢讓孩子在校外補課,最終形成教育中的“劇場效應”。針對這個痛點,施強教育開發了樂課網智慧教育系統,通過技術完成“課前-課中-課后”的全流程改革,讓“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切實落地,提升課堂精準度,將教師從重復的日常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目前,我們獲得了3600余所學校、380萬師生的認可,在2020年中考、高考中,合作學校成績均創新高,這讓更多學校看到課堂改革的價值與必要性。
其次是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助力落地五育并舉。實現精準教學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現在行業內大多數企業都在這一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但是信息化在學生德育、個性發展上的應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我們開發了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為學校系統化、科學化提升學生素質提供方法支持;與此同時,施強教育還與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檢察院合作,開發云普法課程,為學校、用戶提供內容支持。
最后是開發“三個課堂”,均衡教育資源。教育信息化的初衷之一就是實現教育公平,通過施強教育在新疆、四川等地的智慧教育案例可以看到,三個課堂的應用價值與有效模式,未來我們會輻射更多地區,助推教學公平。
施強教育一直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解決k12階段的教育問題,未來,施強教育將利用技術,為高校信息化發展、智慧教育改革注入強勁動力,具體會從智慧教育系統以及內容為高校信息化教育改革提供服務。
為高校學生提供智慧教育系統。智慧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改變教學模式,而不僅僅將技術作為工具,因此施強教育會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系統,改變高校教學模式,通過“問題探式學習”、“智能分組學習”等方式,提升教學精準度,彌合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利用綜合素質評價系統,讓學生關注自身的綜合能力發展,從而快速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
為高校學生提供優質內容。高校教育更多的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差異化教學,為培養適應現代化發展的人才做好準備。因此,施強教育未來會在高妙課堂中引入名師、名校課程,讓高校學生按照需要獲取教學資源,補充課堂教學知識;與此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彌合高校優質教學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讓每一位高校學子上得好課。
未來,施強教育也將為學校之外的人員提供學習資源與平臺,因為施強教育堅信,智慧教育應該為終身學習提供服務與支持。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