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智能技術深度助推個性化教學
http://www.progcable.com2021年10月20日 10:04教育裝備網
當前,對于“何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一問題,學界尚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準確地理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必須厘清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在整合過程中的地位與關系。
首先,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教學過程中的學習對象是課程內容,作為整合的主體,課程內容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其次,作為課程內容的學習工具和平臺,信息技術服務于知識內容的傳遞。因此,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是服務與被服務的主從關系。
鑒于此,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絕不等同于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簡單運用,它必將伴隨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何克抗教授認為,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可以對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也就是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建構主義所強調的“以學為主”的教育思想和“自主探究、自主發現”的教學觀念,極大地沖擊了多年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課堂中一貫遵循的“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
植根于建構主義理論,個性化教學理念應運而生。所謂個性化教學,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在人工智能時代,“個性化教學”一詞被賦予新的內涵,即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在保持現有師生比不變的前提下,實時追蹤每名學生的學習過程,定位每名學生的薄弱點,基于學習者的精準畫像,開發出針對性的提升方案。由此可見,新興智能技術進一步使因材施教成為可能。以智能閱卷、組卷系統為例,智能技術可極大降低人工閱卷、組卷的煩瑣程度,提升教學效率,讓教師有更多時間指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此外,基于對智能批改結果的分析,個性化組卷技術可以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一份針對性的試題,實現精準測評。
與此同時,如何兼顧學生的視力保護與個性化現代教學手段的效能發揮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基于前期研究,筆者認為,在個性化教學過程中,如若采用智能答題器、智能筆等技術,既可擺脫電子屏幕的控制,亦能提升個性化學習效果,實現上述兩者的兼顧。
智能答題器能促進個性化即時評價。智能答題器類似于帶數字和字母按鈕的遙控器,當學生按動按鈕,可通過無線技術將答案傳送至教師端,教師即可迅速對全體學生的答案進行判分,并給予即時的修正與評價,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智能筆能助力個性化學習的實時追蹤。智能筆能夠實時記錄學生的書寫痕跡,幫助教師更加全面、精準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并由此成為個性化教學中過程性數據采集的理想工具。
智能筆分為電磁板式和點陣式兩大類。點陣式智能筆在使用時,需要印刷有識別碼的特殊紙張,其應用受到一定的局限。使用電磁板式智能筆時,對紙張并無特殊要求,直接將普通紙張放到高靈敏度的手寫板上即可書寫。在外觀上,智能筆與普通圓珠筆并無兩樣。其功能實現源于內置的高靈敏度傳感器和芯片。前者可以實現類似于實際筆尖粗細的書寫效果,使智能筆能感知用戶書寫力度的變化,從而達到與普通筆完全一致的書寫體驗;后者能夠實時采集并記錄學生的筆跡,然后通過無線技術傳輸至教師端。
綜上,為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我們必須把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在整合過程中的主從關系,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指導,引入新興智能技術支持下的個性化教學方式,實現因材施教。與此同時,由于信息技術具有兩面性,其在教育教學中給學生帶來的生理健康威脅亦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與探討。
(作者單位系渤海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