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理遇上勞動,跨學科融合教學還能這么上!
http://www.progcable.com2022年05月11日 10:13教育裝備網
前不久,在北京十一學校亦莊實驗中學舉辦了一場“北京市跨學科主題課程專題研討會”,該會議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北京市教育學會課程發展專業委員會承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和北京十一學校亦莊實驗中學協辦。

會議流程包括了14場課例展評。其中,初一地理常晟老師的“時間使者”課程,融合了七年級地理和中教啟星勞動課程之圭表的相關知識,向大家展現了地理學科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跨學科課堂實踐教學。

常晟老師的《時間的使者》系列課程,帶領學生了解人類計量時間最早的器具,用計時工具的產生和發展反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自然科學的深邃原理。

近日剛發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版)中,課程內容部分幾乎都加上了一條“跨學科主題學習”。而北京亦莊實驗中學的這一堂“時間使者”,就生動地展示了地理學科與勞動教育跨學科融合教學的成果案例。
實際上,這節課程還包括前置課程,是讓初一的學生們親自動手通過機床和電腦軟件+3D打印兩種方式制作圭表。由于課程時長限制,這部分內容在課例展示中只能以視頻的方式展示。

近年來,中教啟星在研發上對地理、歷史等課程資源的跨學科融合教學部分也頗有重視,我們希望,在當前融合育人的背景下,幫助學校培養出能適應現代社會、解決現實問題的復合型人才,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注:本文為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progcable.com/cp30479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