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大同小學將數字技術引入思政教育——巧用“數字思政”提升育人成效
http://www.progcable.com2023年09月25日 13:52教育裝備網
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數字技術正在以新理念、新模式全面融入教育。而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更需抓住數字化發展新機遇。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大同小學以數字技術豐富育人內容、以數字技術創新育人方式、以數字技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實現學校思政教育更高質量發展,更受學生歡迎,更有育人成效。
以數字化手段豐富思政教育資源。思政教學資源建設方面學校采取“雙線走”。一方面,學校以C30智慧教育平臺為載體,匯集分類后的優秀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優質教學視頻、精品教學素材上傳平臺,不斷提供新資源,擴充課程思政校本資源庫建設。另一方面,學校積極引入省內外黨史紅色教育數字資源,建立線上黨史數字平臺,結合地方特色、時政熱點等,將思政課所要傳達的理論知識、價值觀念融入學生的日常實踐,使思政課堂內容真正活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社會參與”的意識與能力,提高社會責任感。
巧用數字技術創新思政教學方式。學校原創性打造了“現實思政課堂+虛擬數字課堂”相結合的思政教學模式。該模式不僅推進了課程資源與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擴展了思政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實現了數字思政課程資源應用于不同場景。例如學校“云端共上一節思政課”主題活動,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有效銜接,有效拓展了教育環節。課前,教師通過智慧教育平臺發布數字教學資源,供學生預習了解;課堂教學,采用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將“虛擬情境”與“現實討論”相融合,在情景體驗的同時,和學生一同合作分析,交流分享;課后,開展專題教育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實地參觀考察,提升學習實效,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實現情感認同與價值的塑造。
依托數字思政的開展,學校聚焦學生數字化素養的提升和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學校利用未來教室以及沉浸式授課、智慧化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數字資源進行數字分享,培養數字分析、數字表達與數字協作能力,塑造數字化思維,提升數字化素養。
“數字思政”是思政教育全要素、全過程的數字化變革,數字技術為學校思政教育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善用、巧用、多用“數字思政”,有望打造更多智能時代中小學生喜歡的課程,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大同小學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