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沃助力蓉滬兩地開展“跨學科項目化學習+AI賦能的循證教研”的研討活動
http://www.progcable.com2024年04月24日 14:21教育裝備網
4月11日,春日的暖陽灑落在蓉滬兩地,一場關于“跨學科項目化學習+AI賦能的循證教研”的研討活動在成都市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和上海市復旦初級中學正式拉開帷幕。

成都市各區(市)縣教研部門的教育信息化負責人和初中語文教研員,以及各區縣學校的骨干教師;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學院有關領導與區域所有學科教研員與學科教師參與本次蓉滬跨區教研活動。

活動伊始,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的王世春老師和上海市復旦初級中學的方琳老師,以他們那富有感染力的聲音,為這場“跨學科項目化學習+AI賦能的循證教研”研討活動揭開了序幕。蓉滬兩位主持人的熱情致辭,不僅表達了對遠道而來的專家們的誠摯感謝,更表達了對這次研討活動的無限期待與憧憬。


隨后,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學院的副院長沈子興和成都市教育科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黃祥勇相繼為本次研討活動進行致辭。沈院長以其深厚的教育底蘊,闡述了活動的重要性與深遠意義;黃院長則從教育實踐的角度出發,為我們介紹了本次蓉滬教研活動的開展背景和實行階段。兩位院長的致辭,明確了本次研討活動聚焦的兩個主題方向: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和AI賦能的循證教研,為本次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調。


緊接著,上海市復旦初級中學的趙儀老師帶著41位朝氣蓬勃的學生,為我們帶來了一堂《中國古代文人的“花”樣人生》項目式課程的精彩展示。在這堂課中,趙儀老師巧妙地將語文學科與生物、美術、歷史、信息技術等多學科知識相結合,通過真實探究活動,促成學生對中國傳統“花”文化和中國古代特有審美志趣的深度理解。學生們在趙老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熱烈討論,展現出了極高的學習熱情和探究精神。

課程展示結束后,希沃教師發展中心的林江楠老師解讀了在磨課過程中上海市復旦初級中學語文教研組沉淀的聽評課數據,并基于課堂智能反饋報告對比展示趙老師的教學成長維度以及教學建議。同時趙儀老師本人也詳細解析了教學的設計思路、流程和數字技術賦能課堂的應用。通過AI技術的引入,實時收集課堂數據情況和學生互動情況,為精準教研和課程環節改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隨后,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的張思媛老師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教科附萬物,與您一起,生生不息》項目式課程。在這堂課上,36位學生將前期項目推進中小組制作的?瘍热葸M行了現場展示,學生小組介紹了本組制作的電子?髌罚瑢W生們的妙語連珠和創意思維也獲得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

課程展示完成后,希沃教師發展中心的劉念老師對張老師兩節課程的數據報告進行了深入解讀。劉老師詳細解讀了課堂的時序分布和問答模型,并且展示了希沃教學大模型的AI課堂建議。她指出,這兩節課通過客觀記錄和AI分析,得出了兩節課的課程類型都為“練習型”的課程,此類課型的特點是:教師在課堂中主要扮演指導者和督促者的角色,學生有較多的機會進行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和練習。通過將AI課堂報告和常態化教研做結合,深入教研場景,幫助老師客觀回溯課堂并且開展精準教研。

緊接著,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黎炳晨老師和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學院初中語文教研員龔侃老師對兩節課程進行了精彩點評。他們不僅肯定了兩位老師在課程設計和實施方面的創新之處,還就如何進一步優化項目化學習、發揮AI在教研中的更大作用等問題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下午的圓桌論壇環節更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來自蓉滬兩地的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齊聚一堂,圍繞“跨學科項目化學習與AI賦能的循證教研”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經驗。他們深入探討了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的意義和價值,以及AI在教研中的應用前景和挑戰,F場氛圍熱烈而深刻,每個人的發言都充滿了智慧和激情。


最后,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常務副會長丁書林為我們帶來了壓軸之作——《基于國家課程的項目式學習實踐要義——在真實性情境中學習應用知識并發展素養》專題報告。丁會長從國家課程的角度出發,深入剖析了項目式學習的實踐要義和實施方法。他強調了在真實性情境中進行項目式學習的重要性,并就如何結合國家課程標準要求落地項目化課程、形成以素養為中心的課堂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他的報告不僅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更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指導。

臨近活動尾聲,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學院和沈子興副院長和成都市教科院大數據與監測評估研究所副所長對本次研討活動進行了活動總結,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活動的價值,并提出了未來期待有更多的機會能夠深入推進蓉滬兩地的聯動與交流,也表示了對本次活動主辦方、承辦方和技術支持方的誠摯感謝。

在蓉滬兩地教師的熱烈掌聲中,本次研討活動圓滿落幕。但這場活動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探索之路就此止步。相反將成為前行路上的一個嶄新起點,激勵未來在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和AI賦能的循證教研領域繼續探索、不斷前行,希沃也將持續不斷地助力教研形式的變革和教師專業的發展。
注:本文為企業發布的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progcable.com/cp27700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